不管各種類型的青光眼,降低眼壓還是目前唯一且有效的治療方式,而最簡便快速降眼壓的方式,便是滴降眼壓眼藥水,又因為眼藥水的降壓效果大致上都無法維持一天以上,所以天天點眼藥水便是青光眼患者必須的"功課"。
平常人偶爾點一下眼藥水,還談不上該注意什麼副作用,但青光眼患者不同,眼藥有可能點一輩子,所以能儘量降低眼藥水所產生的副作用,便是一個課題。
先講講青光眼眼藥水有什麼比較常見的副作用,我想眼睛眼睛充血、輕微結膜炎應該是發生率最高的一種了,尤其是前列腺素類的眼藥水,但這類不良反應大多發生在第一次使用的患者,隨著使用時間1,2個月後,多數人均會慢慢適應而不再發生或是狀況減輕;乙型阻斷劑類的眼藥水對心跳緩慢、血壓過低,或有氣喘病史的患者,則必須避免,因為這類藥原本就是在降低高血壓的,有可能會使以上的症狀加劇;α2促進劑類的眼藥水是副作用發生率較高的眼藥水,大約10幾%的人會不適應,嗜睡、疲倦、嚴重結膜炎,這些都是患者無法忍受的。
相對來講,碳酸酐酶抑制劑類副作用較輕微,大多是口腔有異味(眼藥水經由鼻淚管流到喉嚨),點眼時眼睛比較有刺激感而已,但我也發生了罕見的眼瞼炎。
前列腺素類在這些降壓眼藥水裡,算是降壓效果較強的,同時一天只要點一次,副作用也算輕微,所以患者比較能接收,但長期使用後,容易產一些不嚴重但影響外觀的副作用,例如上眼瞼下垂、黑眼圈、眼部脂肪流失導致眼窩凹陷,這些對女性患者來說,可能會覺得是天大的副作用而擔憂。
乾眼是另一個常見問題,和以上的眼藥成分本身產生的副作用不同,乾眼有可能是眼藥裡的防腐劑,造成瞼板腺油脂分泌異常,或是油脂成分改變,淚液過度蒸發而造成乾眼,而除了單隻包裝無防腐劑的眼藥水之外,其他的都含防腐劑,所以每類的眼藥水都有可能會造成乾眼。
以上的副作用有大有小,有的可以忍受忽略,有的可能會影響身體健康,所以是否能有在不影響藥效的情況下,儘量減少副作用的方法?
要減少副作用,就要先瞭解眼藥水的作用過程,眼藥水能降眼壓不外乎減少房水生成,或是增加房水流出,所以點眼藥水主要就是要讓藥水作用在眼球裡,很可惜藥水也會在眼球表面造成充血、經由結膜及鼻腔粘膜吸收而進入血液中影響健康、接觸到內眼瞼也會有乾眼、脂肪流失的問題,眼藥水溢出眼睛流到眼部周圍皮膚,也會產生黑眼圈(通常我們會用衛生紙擦掉,但這只會擴散皮膚的吸收範圍而已,比較好的做法是擦掉後再用清水沖洗皮膚),這些都不是我們需要的,看來只有睫毛變長是是受歡迎的。
目前普遍的點眼藥後閉眼或壓眼角,就是避免眼藥水流入鼻淚管,而眼藥水接觸眼球、眼瞼、皮膚等似乎是無可避免的,雖然無可避免,但我們可以減少眼藥水進入眼睛的量,以此來減少眼藥水的作用範圍,降低副作用的產生,但仍然足以產生完全的降眼壓效果。
降低眼藥水進入眼睛的量不是什麼新鮮事,早在1992年,愛爾康(Alcon)公司因為被客戶反應眼藥水帶來的不適,所以公司要求研發團隊解決改善方法,該團隊研究後並發表一篇文獻-一滴Apraclonidine Hydrochloride眼藥水大小的重新配製(Reformulation and Drop Size of Apraclonidine Hydrochloride)(Apraclonidine Hydrochloride就是α2促進劑類的成分,可見這類眼藥水不適感的人很多),結論認為一般眼藥水一滴的容量大約在50微升,但一隻眼睛也只能容納其一半不到的眼藥水,也就是我們滴一滴眼藥水其實一半都浪費掉了,其實只要16微升,眼藥水依然能發揮作用,但卻能大幅降低副作用。
因為這個研究而設計的microdrops微滴藥水瓶,滴一滴只有16微升,減少了藥水浪費並減低患者副作用,聽起來這麼好的設計,但20幾年過去了,市面上從未看到這種眼藥水瓶,這是怎麼一回事?同樣地,愛力根(Allergan)公司也於2006年研究過這個議題-Efficiency of Instillation Methods for Prostaglandin Medications(前列腺素眼藥水點眼方法的效率),雖然這份研究是在探討以垂直或是45度的方式滴眼藥水,一瓶眼藥水可以滴幾次,但裡面提到了另一份研究-Determinants of eye drop size(決定眼藥水滴大小的因素),裡面則提到依據以往的研究,一滴眼藥水5-15毫升便已足夠。但為什麼偏偏藥廠要不肯減少眼藥水1滴的量呢?這追根究底都跟商業利益有關。
ProPublica是美國紐約的一間非營利公司,專門探討一些新聞議題,2017年10月寫了一篇探討眼藥水的專題文章及影片-Drug Companies Make Eyedrops Too Big — And You Pay for the Waste(製藥公司的眼藥水太大滴-而你付了這浪費的錢),詳細可參考這篇中文的翻譯。
好吧,既然無法改變世界,那就改變自己吧!
雖然說我們可以自己減少進入眼睛的眼藥水量,但說起來簡單,實際實行方法卻不容易,我們先看看目前標準的點眼藥方法(1976年-眼流體動力-如何得到最佳點藥水效果)
如上圖所示,可分解微四階段
A. 用手指拉開下眼皮,使眼皮稍微離開下眼球,形成一個"窟窿"
B. 滴一滴眼藥水進去"窟窿"裡,並保持手指姿勢,讓眼藥水有機會往"窟窿"最低下流,流到最底部(可能1,2秒吧)
C. 輕輕的講眼皮平行的放回眼球,讓眼藥水包在"窟窿"裡,並輕輕閉上眼睛並讓眼球往下看,至少2分鐘
D. 因為眼藥水"倉儲"在下眼皮內,所以會慢慢釋放,延長了作用時間,這樣大概能保留90%以上的眼藥水
這個方法很好,我們先瞭解一下,這樣1滴眼藥水的容積到底有多少。要自己測量不容易,但已經有不少學術單位都已測量過了,所以我們就直接引用,以下表格依照2017年的文獻 - 客觀評估每瓶青光眼藥水滴數量的變化(An objective assessment of the variability in number of drops per bottle of glaucoma medication) 的資料稍加修改:
每瓶可滴的平均滴數 | 每滴的平均大小(微升) | |||
垂直 | 水平 | 垂直 | 水平 | |
2.5毫升 | ||||
舒壓坦(Travatan) | 76.3 | 102.3 | 32 | 25 |
舒而坦(Xalatan) | 101.3 | 83.3 | 27 | 32 |
露明目(Lumigan) | 101.7 | 81.7 | 24 | 29 |
5毫升 | ||||
艾弗目(Alphagan P) | 111 | 117 | 44 | 40 |
康皕庚(Combigan) | 148 | 161.3 | 33 | 29 |
滴目樂(Timolol Maleate) | 161.3 | 156.3 | 30 | 31 |
青眼露長效型(Timoptol-XE) | 130.7 | 115 | 42 | 43 |
青眼露(Timoptol) | 209.3 | 155.3 | 28 | 36 |
因為該實驗所用的有些品牌臺灣沒有,所以我只列出健保有的種類。從上面大致可以看出來,我們仰頭點藥時,藥水瓶垂直或接近水平的方式,會影響到一滴的大小,這和廠商瓶罐的設計有關,不過大致上大概就在30微升左右。
回到上面的點藥方法,如果能把16微升而不是30微升的眼藥水,直接送入"窟窿",這樣眼藥水也不會過多而溢出,這樣是不是更好。
點眼藥點不進眼睛裡,也一直是一個大問題,有時後會點到眼皮上方或下方,弄得滿臉是藥水,其實市面上已經有很多類似的產品了,這些小工具可以幫助人們把眼藥很容易的送進眼睛裡,有2個是個人認為實用性較高的產品- Magic Touch 和SimplyTouch
這些小工具對於不善於點眼藥技巧的青光眼患者,可以不會浪費掉點不進眼睛的眼藥水,同時也不須仰頭或躺下,節省了時間及增加了方便性。
,
另外一個產品是利用擠瞼板線的玻璃棒,棒頭的表面光滑圓弧,所以可以伸到眼皮內的上下方而不會損傷眼球,所以可以當作很適當的配送眼藥水工具。
這樣可以不必擔心眼藥水滴不進眼睛,同時眼藥水會在眼球下方慢慢擴散到整個眼球,不容易溢出眼睛,也減少了眼藥水經由鼻淚管流進侯龍的機率。
關於衛生及是否會有細菌感染的問題,我一開始使用前都有用酒精擦拭,後來覺得眼睛應該沒有這麼容易感染,會這樣想是因為,我們戴隱形眼鏡,不管是週拋型或是月拋型,清潔後就往眼球戴,也是戴一整天之久,而每天取下時,有時指腹也是直接碰觸到眼球,只要雙手清潔,也不會有細菌感染及刮傷眼球的問題,再來,我們每天淋浴洗頭或洗臉時,自來水一定有少許會滲入眼睛裡,或是下雨天在外,難免雨水會跑進眼睛裡,我們眼睛也沒有因此而感染細菌,所以以自來水清洗玻璃棒是沒問題的,何況只是輕微碰觸一下眼白部分,這應該比以指腹取下隱形眼鏡安全及乾淨多了。我們每天在充滿廢氣的都市騎摩托車,眼睛吹風接觸到細菌灰塵肯定不少,但眼睛也沒有常常感染發炎,這應該是眼球表面覆蓋一層淚膜,有抗菌及清除灰塵的作用,所以我想玻璃棒碰觸眼球的感染問題,應該比隱形眼鏡及空氣汙染還小。
這樣基本解決了點眼藥的不方便,但要如何進一步減少進入眼睛的眼藥水量呢?雖然各項研究顯示人的眼睛容納不下一滴眼藥水,但如果要青光眼患者減少滴量,可能很多人會擔心藥效不夠,而無法降到眼壓,所以除非自己的眼壓已經是穩定的狀態,不然最好不要嘗試進一步減量,不然自己會懷疑是否因減量而導致眼壓不穩定。
要減少滴在玻璃棒頭上的眼藥水量,首先準備乾淨新的PE塑膠袋,剪一小塊,再將其綁在瓶口後,以酒精消毒後的針,在上面刺一個小洞,這樣做的原因,是要比較好控制眼藥水流出,但如果你的眼藥水是使用晴美滴(OCUMETER Plus)這種眼藥瓶,例如康舒目、舒露瞳、青眼露長效型,則不用如此做,因為這種眼藥水瓶很好控制藥水,藥水可以很緩慢的流出瓶口。後來覺得不必如此麻煩使用塑膠袋,因為在把眼藥水滴在玻璃棒頭時,當藥水流出藥水瓶口一半時,輕輕接觸玻璃棒頭,半滴藥水就移轉到棒頭,點完後用自來水沖洗一下,衛生紙擦乾後放入小盒裡,下次直接拿出使用不用洗,我這樣已經點了2年了,很方便的點半滴,降壓效果正常也沒有發生什麼感染。
以下影片示範如何滴半滴及和一滴的大小比較
雖然無法測量這半滴的實際大小,但依照外觀判斷,應該可以到1/2或1/3滴,送入眼睛後也沒有眼藥水溢出眼睛的現象,避免了眼藥水的浪費,個人實際使用使用了1個半月,之後再停用眼藥水1個月,發現眼壓慢慢升高,之後再度使用半滴,眼壓還是下降到之前控制的狀態,也沒有眼睛細菌感染的問題,所以確認半滴是沒問題的,最主要的還是減少了長期使用眼藥水副的負作用,以及減少了眼藥水的使用量,間接節省了費用。